2025-09-25 11:42:21点击数:134 来源: 明园饭店
第三期报道,我们将聚焦河池深山里的自然馈赠——桂西北板栗,解锁藏在刺手板栗里的山野甜蜜。
在广西河池的群山之间,一颗颗圆润饱满的板栗,曾是企业绝处逢生的“救命粮”,如今成了承载地域风味的“老字号”。9月,记者走进广西汇成食品有限公司,倾听“桂西北”板栗品牌的成长故事。
河池群山深处的板栗树。
时间倒回20世纪80年代,这家前身为广西河池肉类联合加工厂的企业,曾因1984年统购统销政策取消陷入迷茫。“靠补贴撑着,尝试过制造羽绒服、果蔬罐头、豆奶……”广西汇成食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、总经理吴强介绍,缺乏经验的跨界尝试让企业连年亏损,直到2001年,转机出现在脚下的土地——河池本地板栗大量上市,而价格低廉却易损耗。
广西汇成食品有限公司大门。
“我们利用冷藏优势收储板栗,购进销出赚到了第一桶金。”彼时北方企业已开始加工即食板栗,这给了他们启发:“深加工才能提升附加值!”依托原有罐头生产的技术与设备,团队开启攻关:先推出速冻板栗和糖水罐头,又针对消费者对“方便携带”“口感稳定”的需求,创新研发出软包装板栗——这便是“桂西北”板栗的雏形。
香甜软糯的板栗。
“桂西北板栗刚上市时,消费者就反馈它‘粉粉糯糯’,还说比糖炒栗子吃起来更方便。”生产部经理罗春艳至今记忆犹新,这款填补市场空白的软包装板栗迅速打开销路,成为企业扭亏为盈的关键。2023年,历经二十余年市场检验的桂西北板栗,正式入选“广西老字号”,成为区域特色农产品的活招牌。
桂西北板栗多种规格包装全家福。
"别人问桂西北板栗凭什么打动消费者?我们只说四个字——香糯可口、绿色健康。"吴强指着车间外的原料基地介绍,产品的好口感源自得天独厚的产区条件:河池地处桂西北山区,昼夜温差大、土壤富硒,产出的板栗颗粒饱满、甜度适中;而二十多年来严格把控的生产链,更让“绿色安全”成为品牌最硬的底牌。
桂西北板栗受到消费者欢迎。
“从收购到加工,每个环节都有标准。”罗春艳举例,原料只选当季新鲜板栗,经人工筛选剔除坏果;加工环节保留传统糖炒风味的同时,采用低温锁鲜技术,确保口感软糯不硬心;就连包装材料也经过多次测试,既要防潮保鲜,又要方便携带。“消费者记住的不仅是味道,更是‘吃得放心’的信任。”
工厂工人在处理板栗仁。
面对零食市场的激烈竞争,桂西北板栗并未止步。谈及下一步计划,吴强透露了三个方向:拓产品——在经典软包装基础上,开发即食板栗仁、板栗糕点等系列,覆盖休闲、礼品等多场景;讲文化——深挖桂西北山区种植传统与民族习俗,让每一包板栗都带着“山里的故事”;强技术——引进智能分选设备和低温烘焙工艺,进一步提升品质稳定性。
桂西北板栗通过直播平台与全国消费者见面。
目前,桂西北板栗已进驻赵一鸣零食等全国知名连锁品牌,产品亮相全国多地门店货架,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、更健康的坚果零食新选择。值得一提的是,广西汇成食品有限公司在深耕板栗产业的同时,还延续传统优势,精心打造“拉友”牌腊肠系列产品同样备受消费者青睐,延续着老字号的品质传承。
“拉友”牌腊肠系列产品。
“二十七年,我们从靠板栗‘救命’到靠品牌‘立身’。”临别时,吴强指着成片的板栗林说,“守得住品质,耐得住创新,山里的土特产也能变成消费者喜爱的香饽饽。”